合同的形式应当符合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更多>>
对法人的资格审查。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是否依法成立;2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是否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4是否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更多>>
1、双方名称或姓名和住所列明当事人的全称、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帐号。2、标的动产应标明名称、型号、规格、品种、等级、花色等;不易确定的无形财产、劳务、工作成果等描述要准确、明白;不动产应注明名称和座落地点。…更多>>
1、注意审查对合同项下标的的描述,应当有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或总价。2、交货条款:交货时间、地点。3、付款方式:应注意审查付款条件。4、验收:应注意验收与付款的衔接问题。5、运输条款:应注意审查运输费用的承担、运输和交货条款的衔接。…更多>>
注意审查合同的主体。主体的行为能力可以决定合同的效力。对于特殊行业的主体,要审查其是否具有从事合同项下行为的资格,如果合同主体不具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资格的,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因此对主体的审查也是合同审查的重点。…更多>>
对于业务合作类合同,首先要审查合作各方是否具有合作的主体资格条件,尤其是对特定的行业如通信类行业,必须经过特定的审批,取得从事该行业的资格,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可能导致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更多>>
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2、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3 、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4、对自然人个人的资格审查。5、对保证人的资格审查。6、对代订立合同的代理人的资格审查。…更多>>
一主体资格审查 二信誉审查 在实践中,合同的主体合格并不意味着他们签订的买卖合同之后就一定能真的完全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为了减少发生不必要的损失,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必须调查对方当事人的商业信誉。三履约能力审查 四合同承办人的资格审查。…更多>>
1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需要严格审查合同条款,搞清楚每一条款的内容,若发现有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可以及时提出,同时也不建议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合同上签字。2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3聘请法律顾问,让专业人士对合同内容作出审查,降低经营风险。…更多>>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就是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也就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主体性质不同,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2、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3 、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4、对自然人个人的资格审查。…更多>>